车臣领导人忽然决定大力协助加沙的人道主义救援,事情变得真让人觉得怪怪的!
卡德罗夫居然任命他那年只有17岁的儿子亚当当“加沙援助特别代表”,真是令人惊讶!
一次性提供了五万份即食品,另外还送去了150吨大米、200吨面粉、243吨意大利面、168吨糖,外加五百吨饮用水。
现如今,加沙地区有50万人面临饥饿困境,接下来该怎么走,大家可得好好琢磨。
加沙国际救援困境
以色列对加沙的所有行动,渐渐变得难以把控起来。从巴以冲突激化开始,加沙地区的人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8 月 22 日,国家数据报告指出,加沙已经有超过50万人陷入了饥荒,这在中东地区还是第一次被正式确认的大规模饥荒,数字还在不断增长,还有114万人处于“紧急”粮食安全状态。
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直接原因,正是以色列对加沙采取的粮食封锁措施。
以色列的军事行动,不仅让当地年产40.5万吨的农田遭到破坏,剩下的蔬菜产量也只剩下2.8万吨,或者说,养殖场整整倒闭了665个,肉类和乳制品的供应线也都被切断了。
对加沙地带来说,国际上的粮食援助算得上他们唯一的盼头了。
除了粮食紧张,加沙地区的医疗救助需求也变得格外紧急。医院体系快崩溃了,汗尤尼斯欧洲医院这些重要的医疗点被空袭之后,几乎瘫痪了。
大部分的基本药物基本用完了,占到59%,而医疗用品的库存也只剩下37%,像缝合线、抗生素这种基础物资根本买不到了。
以色列的军事行动让加沙的伤亡一直在上升,8 月 23 日那天一次空袭就导致了61人丧命、308人受伤,其中有14名妇女和儿童是在纳赛尔医院附近遇难的。
医院自己都撑不住了,无法再接收所有伤员,只能在户外帐篷里临时救治,感染的可能性和死亡的几率都大大增加。
国际社会的救助行动也受到了很大影响,3 月 2 日开始,以色列实行封锁,让超过一百个国际非政府组织无法把物资送进加沙。
就算是一整车价值几百万美元的食物、药品以及临时住所的物资堆在约旦和埃及的仓库里,也好像没啥用;就算有点物资能进去,也因为以色列的“安全检查”和运输途中遭遇袭击,效率简直低得可怜。
物资难以输送,直到以色列军队袭击援助分发点,更是把人道主义危机推向了更严重的境地。
许多巴勒斯坦人在找吃的过程中遇难,甚至在领取救援物资时也遭到袭击,这种行为被联合国指责为“把食品当作武器”,已经算作战争罪了。
卡德罗夫出手
车臣民族本来就是高加索地区的穆斯林族群之一,卡德罗夫之所以选择支持加沙,很多时候也是为了在伊斯兰国家里树立一个正面的形象。
毕竟在全世界都在谴责以色列封锁加沙的情况下,车臣的这番行动肯定会在整个伊斯兰圈里得到不少赞赏。
不过,俄罗斯和以色列的关系一直挺微妙的,虽然俄罗斯政府嘴上说内塔尼亚胡和普京只是“私人关系”,但10月7日哈马斯袭击之后,普京的反应挺迟缓的,甚至把以色列围攻加沙比作纳粹德国包围列宁格勒,导致外头的讨论不断。
正是这样的政治氛围,为卡德罗夫打开了一个非常不错的操作空间,支持加沙不仅能表现出车臣在外交上的自主性,也不会跟莫斯科的整体立场有太大的矛盾。
卡德罗夫把年仅17岁的儿子亚当任命为“加沙援助特使”,这也是在为他的政治道路打基础。
亚当已经担任车臣安全委员会秘书,以及多个安全和内部事务岗位的负责人。借着这次的人道援助,他不仅积累了实操经验,还在车臣内部树立了人道主义形象,同时也开始在国际舞台上逐渐崭露头角。
长期援助布局与媒介战
其实早在今年4月,卡德罗夫基金就已经在埃及和加沙展开了不断的援助行动,提供了20公斤重的粮食包,帮助了27.5万加沙居民,还涉及医疗、残障儿童帮扶、衣物等多方面的服务,涉及多个地区。
他也在借助境外媒体,把这次行动宣传出去,想把自己打造成“伊斯兰世界领袖”的样子。
在中东的舞台上,卡德罗夫想展示车臣,甚至俄罗斯的那一面善良、友好的形象。
这次俄罗斯的立场也基本是想确保自己在外交交涉中的核心位置。从普京跟中国领导人聊中东局势的通话内容来看,俄方觉得局势升级对任何一方都没好处,愿意积极着手,帮忙让局势缓和一些。
卡德罗夫的援助行动在一定程度上也为俄罗斯的中东方针带来了新的手段和选项。
借助车臣这个穆斯林共和国的渠道,莫斯科可以在不直接面对以色列的情况下,向阿拉伯国家传递善意,同时也为俄罗斯在中东地区扩大影响力开辟了新的途径。
在俄乌冲突这段时间里,以色列算是“唯一没有站在乌克兰一边的西方国家”,这为俄以之间的关系带来了一些缓和的余地。
卡德罗夫的救助行动,一方面不会彻底打破这种微妙的平衡,另一方面还能帮俄罗斯在阿拉伯世界赢得更多的支持。
股票配资网首页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