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持续擦亮“绿色产业”名片,拓展“农业+文旅+电商”融合路径,推动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让绿色成为产业升级的鲜明底色,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
盛夏时节,西相村的蟠桃园里很是热闹,饱满的黄金蜜油蟠桃压弯了枝头,很多游客趁着暑假带着孩子慕名而来,手提果篮,在桃林间穿梭,享受采摘的乐趣。
“今年黄金蜜油蟠桃又上市了,桃子又甜又脆,个头特别大,我每年都来采摘这个桃,很好吃。”游客张秀芹说道。
作为当地特色农业的“金字招牌”,果园采用有机肥料替代化肥,人工除草,配合物理和生物防虫技术,不仅保障了果实的纯净安全,更赋予了其独特风味。
展开剩余54%“咱这果园主要的肥料是有机肥,包括鸡粪、香油渣子和豆粕等等,肥料复合起来发酵以后,根部慢慢吸收,这样长出来的果子甜度就上来了,大家吃着也放心。”乐安街道西相村农家桃园果园负责人许雪梅说道。
如今,靠着“绿色无公害”的招牌,桃园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采摘,还通过电商平台将蟠桃销往全国各地。精品黄金蜜油蟠桃供不应求,成为水果市场的“黄金宠儿”。
“咱这果园7亩地左右,大约有1000棵桃树,主要种植的是纽扣小蟠桃、黄金蜜毛桃、黄金蜜油蟠桃三个品种。现在成熟的是黄金蜜油蟠桃,个头大、皮薄、肉厚、核小,又脆又甜,非常好吃,销量非常好。”许雪梅说道。
近年来,我县立足自身资源优势,不断盘活闲置土地资源,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鼓励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特色农业,探索农旅融合发展模式,鼓励多样化品种种植,深挖农业产业价值。截至目前,全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达到1886家,县级以上277家。其中,集观赏、采摘、休闲、度假为一体的休闲采摘型主体达到160多家,逐步让乡村旅游成为拉动当地经济增长和带动村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记者:张华凯 曹梦娇
通讯员 尚凡芹 肖宁
编辑:王春融
发布于:北京市股票配资网首页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