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历史真相令人深思!
回望近代中国,我们的民族走过了太多艰难岁月。从八国联军的铁蹄践踏,到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暴行,每一页都刻骨铭心。而在所有侵略者中,日本军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华民族带来的伤痛最为深重。在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里,无数热血儿女用生命谱写了民族解放的壮歌。
但当我们翻开当年的抗战地图,会发现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在东部大片国土沦陷的情况下,福建和陕西两省却始终未被日军完全占领。尤其是福建,明明四面受敌,却始终屹立不倒,这背后究竟有什么不为人知的故事?
展开剩余71%福建与台湾隔海相望,战略位置极为重要。当时日军已经占领了台湾,又相继攻陷了广东、浙江等周边省份,福建看似已成瓮中之鳖。然而实际情况却出人意料——日军始终未能完全掌控这片土地。
抗战初期,福建沿海的福州、厦门等城市确实遭受重创,但日军始终无法深入内陆。究其原因,首先是福建人民英勇不屈的抗争精神。作为最早遭受外敌侵扰的沿海省份之一,福建人民在长期斗争中磨砺出了顽强的意志。面对日军的频繁进犯,八闽大地几乎全民皆兵,形成了强大的抵抗力量。
其次,福建独特的地形也起到了关键作用。这里内陆多山,地势险要,只有沿海地区较为平坦。这样的地形让日军的重型装备难以施展,却为我军开展游击战提供了天然屏障。日军若要强攻,必须付出巨大代价,这让他们望而却步。
与此同时,陕西也创造了抗战奇迹。日军对西安进行了长达七年的狂轰滥炸,投弹量惊人,城外树木上常常挂满遇难者的残肢。但即便如此,他们始终未能攻入城内。
陕西作为西北战略要地,一旦失守将直接威胁战时陪都重庆的安全。七七事变后,日军迅速攻占太原,随即剑指陕西。但在潼关,他们遭遇了顽强阻击。此后日军又多次进犯陕北,国共两党甚至在此建立了联合防线。从1938年到抗战结束,日军先后发动78次进攻,却始终未能跨过黄河一步。
值得注意的是,有人误以为日军是看不上这两省,事实恰恰相反。福建的港口和陕西的战略价值,都是日军梦寐以求的。他们之所以未能得逞,完全是因为中国军民用血肉之躯筑起了钢铁长城。
今天,西安大轰炸遗址依然在无声地诉说着那段历史。它提醒我们:今天的和平安宁,是无数先烈用生命换来的。勿忘历史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每个中国人应该铭记的责任。
发布于:天津市股票配资网首页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