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广东珠海,一场以庭院美化为核心载体的乡村振兴行动——“创美庭院”巾帼行动,正以独特魅力激发乡村新活力,实现从庭院到城市的“细胞级焕新”,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修旧如旧: 老院子弹奏“新乐章”
会同古村的邓智英庭院,曾是一处被时光遗忘的广式老宅。在“创美庭院”行动中,心理咨询师邓智英巧妙融合传统与现代,保留龙眼树、加固竹凉亭,同时引入莱雅琴等西方乐器,打造出别具一格的“音乐疗愈空间”。这里不定期举办的“女性心理疗愈沙龙”,让古韵与现代焦虑找到和谐共处之道。
正如庭院改造需要因地制宜,珠海不同区、镇的乡村蝶变,也需要重视地域的特色。珠海市妇联整合优势资源,发挥集聚效应,构建了“水乡、田园、古村、海岛”四大乡村振兴美丽庭院示范带,以庭院变美激活全域乡村振兴。
数据印证变化:2019年至今,珠海有5个“创美庭院”村入选“全国文明村镇”,共建成4个省级“美丽庭院”村、6个“美丽庭院”典型户、140户“美丽庭院”和2个省“美丽庭院”特色村。越来越多的庭院主人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特色“音符”。
以手传心:竹篾织就“非遗新生带”
海澄村的汤何佳庭院,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汤何佳,以竹篾为笔,编织出38种精美工艺品。“创美庭院”行动让他的工作室焕然一新,玻璃窗展示、竹编灯罩等设计,让传统技艺与现代审美完美融合。更令人欣喜的是,汤家三代同堂,共习编织技艺,汤何佳还积极走进校园,让古老技艺在新时代焕发生机。
归雁成阵:海岛女儿的“洄游密码”
桂山岛的宣丽萍,是“归雁计划”的首批返乡大学生。她将自家小院打造成蓝白相间的“创美雁巢”,成为海岛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随着海岛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宣丽萍等游子选择归巢,投身家乡建设。她从企业财务人员转型为海岛后备干部,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家乡的深情与责任。
美美与共:从“一户示范”到“全域美学”
沙脊村的“正气小院”,是村党委书记陈荣沛自费改造的典范。他的行动带动了全村的改造热潮,沙脊河两岸水乡风光渐显,渔家火锅店、茶艺馆等“庭院经济”蓬勃兴起。
据统计,2024年,珠海市各创美庭院示范村累计接待游客超30万人次,创造营业额约1631.2万元,600余名妇女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时至今日,珠海的“创美庭院”早已超越物理空间的改造。它像一支细腻的工笔,在城乡肌理上勾勒出这样的未来:每一个院落的焕新,都是整座城市向美而行的注脚。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雷爱侠)
股票配资网首页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